College Of Chinese Studies - Articles Journals: Recent submissions

  • 刘洁; Liu Jie; 韩颖琦; Han Yingqi (มหาวิทยาลัยหัวเฉียวเฉลิมพระเกียรติ, 2023)
    本文以语用学理论为基础,分析了三套初级汉语口语教材中语用知识的呈现类型、呈现频率以及呈现方式。发现初级汉语口语教材中主要呈现的语用知识类型有言语行为、语境、会话含意、礼貌、会话分析,而文化、指示语、合作原则类 的语用知识并未呈现,这可能与教材的水平有关。初级口语教 材中的言语行为在所有语用知识类型中占主导地位,这是由于目前国际汉语教材的编写仍然按照“结构-功能-文化”的纲目来编写的。从语用知识呈现的方式来看,目前教材中语用呈现的方 ...
  • 于帅; Yu Shuai; 艾红娟; Ai Hongjuan (มหาวิทยาลัยหัวเฉียวเฉลิมพระเกียรติ, 2023)
    文章对中国长春市497名来华留学生汉语课堂中的“问题行为”进行了问卷调查,探讨了存在于长春市来华留学生汉语课堂中的问题行为。研究表明,长春市来华留学生汉课堂问题行为类型多样,汉语教师对学生的情感开发力度不足,学生课堂问题行为与成绩呈正相关。研究结果显示,长春市汉语教师应该以课堂活动组织的“任务取向”、教师教学“创新性”以及教师“个体化教学”等方面为切入点将会更好地解决课堂问题行为,同时,汉语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区别对待不同类型的“问题行为”。
  • 张敬科; Zhang Jingke; 艾红娟; Ai Hongjuan (มหาวิทยาลัยหัวเฉียวเฉลิมพระเกียรติ, 2023)
    汉语全球化发展的大背景下,汉语国际教育事业发展整体态势良好。词典作为教与学最古老的工具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释义作为词典研究中难度最大、学术含量最高的部分之一,一直以来备受关注。学界已有的相关研究大都关注义项的划分及义项间的引申关系,忽视了对义项的深入描写。本文运用物性结构理论,根据“水”字在真实语料中的组合方式、搭配习惯和语义解释,结合词典已有释义,重新描写“水”在现代汉语中的义项分布情况并探索其义项衍生分布成因,为已有的词典运用描 ...
  • 钟坚安; Zhong Jian An; 韩颖琦; Han Yingqi (มหาวิทยาลัยหัวเฉียวเฉลิมพระเกียรติ, 2023)
    近年来,泰国汉语教育呈蓬勃发展之势,针对泰国汉语学习群体的学习动机研究亦随之成为汉语国际教育界的一大研究关注点。由于现有的泰国汉语二语学习动机研究仍主要沿用二语动机研究旧阶段之旧理论来开展,导致其对新时期泰国汉语教育情境下的学习动机类型、特点、影响因素等缺乏解释力,为此本文采用当今学界中应用最广泛的新理论——L2MSS理论为基础构建理论假设模型,对L2MSS理论在泰国情境下的适用性及L2MSS三大维度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进行探究。实验表明, ...
  • 周学芳; Zhou Xuefang; 李仕春; Li Shichun (มหาวิทยาลัยหัวเฉียวเฉลิมพระเกียรติ, 2023)
    本文通过对比常用汉语词典中“甜” 和英语词典中对应词“sweet”的释义, 发现英语词典中义项划分的细密程度远远超 过汉语词典 ,可见,汉语词典有可能存在漏收义项的情况。故依据CCL语料库抽取“甜”字10000条语料, 在语料库基础上穷尽性 分析其义项分布情况,借用物性结构理论调整现代汉语“甜”字的释义,经过分析,重新划分 为十 个义项 并发现两个新义项,力图实现义项划分更加细化,体现义项收录的全面性,为词典编纂者提供一些思考。
  • 邹茜; Zou Qian; 李仕春; Li Shichun (มหาวิทยาลัยหัวเฉียวเฉลิมพระเกียรติ, 2023)
    本文以“细”字作为研究对象,从北京大学的CCL语料库中抽取满足研究数量的语料,分析其在真实语料中的义位分布以及语料凸显的物性角色,进而根据使用频率对该字的义项进行重新划分和描写。在《现代汉语》(第七版)已有9个义项的基础上,还发现了4个新义项:“形容雨势或风力较微弱”“中医脉象,指脉搏细小如丝”“形容作品的风格婉约”“表示动作的频率不高或进行的程度不深,相当于‘慢慢地、轻轻地’”。此外,根据生成词库中的物性结构理论对“细”字义项之间的衍 ...
  • 张敬科; Zhang Jingke; 艾红娟; AI Hongjuan (มหาวิทยาลัยหัวเฉียวเฉลิมพระเกียรติ, 2023)
    名词的语义分析与释义是语言研究和中文信息处理中的重要问题之一。其中复合名词的语义描写与刻画在汉语教学中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在物性结构理论的指导下,运用语料库技术,结合个案研究,探讨名-名复合名词的释义与优化。通过研究,我们得出如下分析:(1)名名组合中隐含的谓词可以作为名词间语义关系的释义动词,凸显名词的某种物性角色。谓词隐含是造成名名组合语义关系复杂的重要原因,在词典释义与汉语词汇教学中应引起重视。(2)现有部分释义尚不 ...
  • 彭小娟; Peng Xiaojuan; 李仕春; Li Shichun (มหาวิทยาลัยหัวเฉียวเฉลิมพระเกียรติ, 2566)
    动词是句子的核心,心理动词是动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释义中的难点。本文选用国际中文教育中频率高、使用度高、教学中的典型字、偏误分析中的难点字“懂”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北大CCL语料库技术,穷尽性分析了10000条,共计604830字的“懂”语料,对“懂”在现代汉语中的义项分布情况进行重新描写,研究发现,“懂”除《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已有的“知道、了解”义项外,还有4个新义项。研究还发现,“懂”的义项衍生呈现五个阶段,即“知道——了解— ...
  • 姚诚; Yao Cheng; 谢仁敏; Xie Renmin (มหาวิทยาลัยหัวเฉียวเฉลิมพระเกียรติ, 2023)
    由于对外汉语文化课教学本质上是一种在传播者和接收者之间进行的传播活动,因而可以借鉴传播学研究的某些成果,以此发现传统文化课教学的问题症结,寻求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本文借鉴朱利安的“之间说”,在反思传播研究演进路径和重新分析三种代表性传播模式的基础上,认为“间性”问题和“传播的共同体模式”,是传播研究的发展带给我们的重要启示。拉斯韦尔模式强调传播者的控制,没有注意到“间性”问题。融合模式开始注意到“间性”的价值,加强了对接收者主体性的关注 ...
  • 师蕾; Shi Lei; 李仕春; Li Shichun (มหาวิทยาลัยหัวเฉียวเฉลิมพระเกียรติ, 2023)
    关于多义词词义衍生的研究在世界范围内已经历经数千年。随着语言学理论的不断发展,汉语词义衍生研究也先后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并呈现出了不同的特征。然而,传统词义引申理论并不能全面解释汉语词义衍生现象。将框架语义学理论、生成词库理论等先进理论和语料库技术相结合,将 个案研究和系统研究相结合的学术范式对于归纳现代汉语多义词词义衍生规律,进而 建立词义衍生理论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启发作用。
  • 李洁琼; Li Jieqiong; 艾红娟; Ai Hongjuan (มหาวิทยาลัยหัวเฉียวเฉลิมพระเกียรติ, 2023)
    本文以现代汉语常用词“刀”为例,对比其英语对应词“knife”在英词典中义项分布和释义描写情况,发现英语词典中“knife”字义项数量比汉语词典更多,释义描写更加清晰。可以推测,汉语词典中“刀”的义项存在漏收的情况。因此,本文运用语料库技术,穷尽性地分析了10000条78万余字的“刀”字语料,对“刀”在现代汉语中的义项分布情况做了重新划分和描写,同时运用物性结构理论,深化分析和解释“刀”字各义项的形成原因和衍生关系。最终修改《现汉》中原 ...
  • 葛丹丹; Ge Dandan; 李仕春; Li Shichun (มหาวิทยาลัยหัวเฉียวเฉลิมพระเกียรติ, 2023)
    本文结合语料库技术分析并描写了现代汉语“锤”字义项分布情况。文章从北京大学CCL现代汉语语料库中抽取3829条,从其他语料库按比例抽取了10000条,共计约13829万条,109万字的语料建立“锤”字平衡语料库,并进行标注、分析研究,综合新的发现重新描写了“锤”在现代汉语中的义项分布情况,进而使“锤”字义项划分更加科学,描述性话语释义更加准确,提高了“锤”字释义的系统性。
  • 付尧; Fu Yao; 肖瑜; Xiao Yu (มหาวิทยาลัยหัวเฉียวเฉลิมพระเกียรติ, 2025)
    触觉是人类重要的感官之一,触觉形容词记录着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知和体验,也是汉语词汇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认知语义的角度对汉语“柔”组触觉形容词进行分析,通过认知层级的划分来探讨该组词语的语义特征和具体使用情况以及认知语义组合模型的变化情况,进而指出“柔”组触觉形容词在构词语素本义为相同和不同类型时,其认知语义组合模型呈现四种不同情况。本研究对于深入理解汉语“柔”组触觉形容词的语义特征及相关词汇教学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 董健; Dong Jian; 肖瑜; Xiao Yu (มหาวิทยาลัยหัวเฉียวเฉลิมพระเกียรติ, 2025)
    汉语言中的动词“讲”是常用词,在人际交往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尽管已经有许多研究关注了它的语义和语法化过程,但在跨语言对比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使用概念要素分析法来比较分析汉语言中的言说动词“讲”和其法语对应词汇,提供了一种具体的工具,可用于深入解析词义中更微妙的成分。通过研究分析出二者在概念维度上的共性,均有言说动作的“发出者和接收者”“表达的主题、方式、工具、方向”等要素,也有维度上数量上的增减及具体节点的选择上的差异。该方法突破了 ...
  • 刘洁; Liu Jie; 韩颖琦; Han Yingqi (มหาวิทยาลัยหัวเฉียวเฉลิมพระเกียรติ, 2023)
    本文从学习者兴趣的角度对泰国汉语教育专业听说课教材中的话题进行分析。首先 基于6套口语教材和听说教材制定出了包含7个母话题和38个子话题的话题分类体系 。然后, 经过对 来自7所高校的287位学生的 问卷调查和7名教师的访谈,得出了学习者的话题偏好特征。话题的兴趣偏好与泰国学生的身份、年龄、心理、学习动机、汉语水平甚至是民族文化和价值观念等诸方面因素密切相关 。男女性别在话题的兴趣偏好上不具有显著性差异,学习者的汉语水平是话题 ...
  • 刘志义; Liu Zhiyi; 唐七元; Tang Qiyuan (มหาวิทยาลัยหัวเฉียวเฉลิมพระเกียรติ, 2023)
    短期汉语强化教学模式是沟通汉语教学理论和汉语教学实践的桥梁和纽带,对短期汉语强化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作用。短期汉语强化教学模式的研究无论是对泰国高校汉语教学理论的建设,还是对其汉语教学的进一步开展都有促进作用。本文首先对目前国内外有关汉语强化教学模式的定义、内涵以及构成要素等研究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结合泰国高校汉语教学以及短期汉语强化教学的实际情况,构建了一个短期汉语强化教学模式框架,并详细论述了构成该短期汉语强化教学模式的理论 ...
  • 李卫东; Li Weidong; 李仕春; Li Shichun (มหาวิทยาลัยหัวเฉียวเฉลิมพระเกียรติ, 2023)
    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加入到汉语学习者的队伍中,这对汉语学习词典提出更高的要求。汉语词典在义项数和新技术的运用上都与英语词典存在一些差距。物性结构理论是生词词库理论中最有特色和代表性的理论,从构成角色、形式角色、功用角色、施成角色四个层面来描写名词的语义。这四种物性角色展示了名词指称实体的百科知识,极大地丰富了名词的语义内涵,较之以往的名词语义描写,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有所突破,对于深入刻画名词的语义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文章以名词“鸭”(duck) ...
  • 姚诚; Yao Cheng; 谢仁敏; Xie Renmin (มหาวิทยาลัยหัวเฉียวเฉลิมพระเกียรติ, 2023)
    文化在本质上作为意义而存在,个体对文化的理解是一个自身建构意义的过程。对外汉语文化课教学不能再是教师纯粹的直接讲授,必须经由学生真实的参与和思考。对外汉语文化课教学本身是一种传播活动,传播研究的演变大致经历了拉斯韦尔模式、融合模式、共同体模式三个阶段,这些模式的进化发展为对外汉语文化课教学带来启示:要重视间性问题,并且对外汉语文化课教学可以借鉴传播的共同体模式。本文借鉴传播学研究的发展进化,通过梳理“主体间性”“文本间性”“文化间性”这 ...
  • 黄韵; Huang Yun; 李仕春; Li Shichun (มหาวิทยาลัยหัวเฉียวเฉลิมพระเกียรติ, 2023)
    本文通过对汉语留学生词典使用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以词典如何辅助教学展开研究,并提出词典使用和词汇教学的优化策略,力求提高汉语习得者词典使用的效率及效果,期望能为今后词典编撰和汉语教学提供参考。
  • 陈松松; Chen Songsong; 李寅生; Li Yinsheng (มหาวิทยาลัยหัวเฉียวเฉลิมพระเกียรติ, 2023)
    目前泰国汉语高考和中学教学仍然没有系统规范的测试标准(大纲)。2022年1月16日,首届泰国汉语高考(PAT7.4)线上模拟考试顺利举行。通过对此次模拟考试试卷和考生成绩数据的分析以及对师生的调研发现,考试标准(大纲)的缺位极大制约了泰国汉语教学事业发展。汉语高考测试标准构建的重要性凸显。 相关部门应该 尽快制订高考测试 标准, 大纲制定应该符合泰国教育体制语言政策,充分借鉴成熟的国内外语言大纲。

Search DSpace


Advanced Search

Browse

My Account